找到相关内容109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含经》的成佛之道

    学人现法乐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  这一段经文的相当经句以及解释,在《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卷二六中,叙述如下:  佛告苾刍:「若有问...三、后有菩萨的成佛  在《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卷一七七中,引用《阿含经》说:「菩萨经三劫阿僧企耶,修行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此中,释尊从名为「释迦牟尼」的佛前发菩提心,并愿将来成佛时同一佛号:释尊发愿...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147815.html
  •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上)

    32, p0355a-356c;(3)  No. 1545 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卷25) T27;(4) No. 1559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卷16) T29; (5) No. 1546 ...0301a-310。此中,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翻译于后汉安世高,是此法门在中国最早的完整的介绍。  成实论的相关讨论是佛陀圆寂之后的论师的讨论之中的关于安般守意的介绍。  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274055.html
  • 玄奘法师的译经事业

    有关的有部诸重要论书。在《俱舍》以前的有部重要论书,有所谓“一身六足”,法师译出了被尊为“一身”的《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和对《发智论》广事解释的《阿毗达磨毗婆沙论》二百卷,以及“六足”内的《...历时将近二十年,始终专志不懈地献身于译经工作。他所译的三藏要典,自从最初住弘福寺,创译《菩萨藏经》开始,中间经过移住慈恩寺、西明寺的翻经院,直到最后定住北山玉华宫,译完《般若经》为止,前后所出...

    游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040031.html
  •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四)

      (注60)《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卷一七六,《正藏》册27,页885中  (注61)以上三系的学派传承,可参阅俄·舍尔巴茨基(F.Th.Stcherbatsky 1866~1942 A.D.)著,...  第三项 发展期(因明时代)的唯识学  唯识学经世亲整理、发扬,使弥勒、无著一系学说得以系统化。而继起之“十论师”等则主要是以《唯识三十颂》为核心,同样广糅瑜伽、法相,又大力发扬因明之学,...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344140.html
  • 法印与一实相印

    经论(或众多的祖师说),我们可参考说一切有部的百科全书-《阿毗达磨毗婆沙论》的看法,该论说:“素怛缆(经)次第所显……,毗奈耶(律)缘起所显,……阿毗达磨(论)性相所显,谓阿毗达磨应求诸法真实性相。”以上这段话,比照“佛语具三相”的内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诠释:经典有许多是不了义经,戒律(生活规范)之内容也有可能因时空因素而改变;唯有不违失法性的阿毗达磨(论)才是直接探究诸法的真实面貌。“阿毗达磨...

    吕胜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4650829.html
  • 犍陀罗和迦湿弥罗的佛教及说一切有部

    毗婆沙论》200卷,就是解释论藏的部分。  据近人研究,玄奘的这一传说,不完全符合史实。有部作为早期佛教的一个主要派别,在贵霜王朝之前的印度西北部,已有很大势力。从中出现的名僧多,文化层次高,论著的...体系。最后,形成200卷的《毗婆沙论》。使“说一切有”的哲学达到典型化的程度。时间可能与迦腻色迦同时或稍晚。  有部是佛教史上第一个组织起庞大的烦琐哲学体系的派别,带有浓厚的经院气,如果没有国家统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0455956.html
  • 从洞窟遗存看龟兹佛教的性质问题

    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三部书的大致情况。  《毗婆沙》全称《阿毗达磨毗婆沙论》,简称《毗婆沙论》或《毗婆沙》。此书较详尽地系统地总结了说一切有部的哲学理论,是有部的经典之作,相传公元2世纪在厨宾编纂成册;...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可是,总感觉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或者换一个视角来看待龟兹石窟的内涵。否则,洞窟内的小乘混杂迹象总是得不到一个较为妥当的解释。  目前的论述龟兹佛教一般的观点仍是以小乘说一切有部为主...

    史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0869519.html
  •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二)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正藏》卷14,419c。  (5)《长阿含经》卷20,《正藏》卷1,133c。  (6)《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卷178,《正藏》卷27,893c-894a。  (... 17、弥勒成佛经 第十四册,第四五六号  18、维摩诘所说经 第十四册,第四七五号  19、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册,第一五四五号  二、观弥勒上生经疏,唐·窥基撰,卍续藏经,第三十五册,新...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5940898.html
  • 人菩萨行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阿毗达磨毗婆沙论》论述“诸佛世尊皆于人中而取正觉”,其理由为:“(一)天趣身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唯有人类的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诸天耽著妙欲,不适于精进修行入正性离生,...中并未详细说明,考之部派佛教的论书,可以提供我们较为明确的答案,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说:  菩萨昔余生中,曾起顺决择分,由忍力故,九十一劫,不堕恶趣。  另,《阿毗达磨俱舍论》说:  论曰:此暖顶...

    吕胜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144461.html
  • “安那般那”初探

     3. 《阿毗达磨发智论》  4. 《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5. 《舍利弗阿毗昙论》  6.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7. 《... 《舍利弗阿毗昙论》  正藏,第二十六册  8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正藏,第二十六册  9  《阿毗达磨发智论》  正藏,第二十六册  10  《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正藏,第二十七册...

    释空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245668.html